2024 年各专业质控工作改进目标中提出:
提高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率(PIT-2024-01)
提高抗流感病毒药物使用前流感病原学诊断阳性率(PIT-2024-10)
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PIT-2024-39)
提高室间质量评价临床检验项目参加率(PIT-2024-31)
提高分子病理室间质评参加率(PIT-2024-32)
1. 提高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率(PIT-2024-01)
医疗机构应建立由医务、门诊、信息、质控、检验和流感接诊收治科室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 医疗机构加强流感病原学检测能力建设,制订本指标信息化提取方案,建立动态监测和评价管理机制。 医疗机构应用质量管理工具,从送检、报告、试剂效能等关键点进行分析、查找影响本机构实现该目标的因素并持续改进。 各级质控中心对相关医疗机构进行质控和专业培训。
3. 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PIT-2024-39)
医疗机构加强院感、医务、药学、检验等部门协同管理。
医疗机构要规范标本采集和送检流程和操作,减少病原学检测标本污染,提高合格标本及时送检率。
医疗机构提高全员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意识。加强宣传、培训,对重点科室、重点人群开展定期培训,做到相关医务人员全覆盖。
医疗机构制定符合本机构实际的阶段目标值。建立监测及评价机制,将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工作纳入科室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各级相关专业质控中心开展改进目标相关成效评价。明确改进重点,加强培训、指导,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前规范送检意识、规范无菌性样本送检。
室间质量评价是临床实验室保证和改进检验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三级/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的重要指标。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及各省级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对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同质性,推进临床检验结果互认,提高我国临床检验质量有重要意义。
医疗机构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完善室间质量评价临床检验项目参加率的相关制度、工作机制。 医疗机构加强培训工作,持续提高医务人员对参加室间质量评价的意识,引导和鼓励所有临床实验室积极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医疗机构建立及完善本机构室间质量评价参加率和合格率(不及格原因)的监测及反馈机制,按计划/次数进行本机构数据分析、反馈。 医疗机构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查找、分析影响本机构实现该目标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5. 提高分子病理室间质评参加率(PIT-2024-32)
医疗机构定期在机构内部进行相关工作的培训与再教育,明确相关质控指标数据采集方法。
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机构分子病理质评参与制度与监管程序,设立分子病理质控岗位,并纳入绩效管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医疗机构运用质控管理工具,查找、分析影响本机构参与分子病理质控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来源:国家卫健委官网
声明:本微信注明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